扫一扫
发布时间:2025-01-16 02:53:07 | 浏览:
这是大型长征文化沉浸式演艺《伟大转折》剧目中的一段台词。舞台上,演绎的是正在召开的遵义会议。这部在遵义市伟大转折剧场上演的剧目,艺术再现了波澜壮阔的伟大转折征程。
遵义会议纪念馆位于遵义市红花岗区子尹路96号,匾额上,主席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六个大字苍劲有力蔬菜分为哪几类。
走进遵义会议陈列馆四渡赤水展厅,55岁的红色义务宣讲员孔霞正深情讲述爷爷孔宪权的故事。
“当年他们的背包里面是墨水、钢笔、纸,坐溜索就把资料放到肚子上捆着。他们为遵义会议纪念馆的建馆筹备做了很多奠基性、开创性的工作。”孔霞介绍到。
刚来之时,郭德刚对刘福昌的起早贪黑十分不解,认为不大的陵园不需要频繁的打扫。
桥下,一条地跨3个村、长9400米的水渠蜿蜒流淌,这就是大发渠,也是团结村村民的“生命渠”。
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的陈高忠过上了天天有肉吃的好日子。然而回想起40多年前,这里的村民还靠着野菜混谷糠充饥度日。
1978年初春,陈高忠瞒着顶云公社,邀约6位村民,在陶家寨后山上一个叫“灯盏窝”的隐秘地方,商量起了“包产到户”。经过一下午的讨论,大家达成共识。当晚,7个人在陈高忠家灰暗的煤油灯下签了“合约”,摁上了手印。陈高忠回忆到:“大家说,你遭坐牢,家里的生产以后我们每家每年出一个劳动力来管,万一我们几个都遭了,就不怨天尤人,各管各家。”
在这里工作的17年间,彭龙芬写下了45本工作笔记,记录了花茂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喜人变化。随手翻开彭龙芬的工作笔记,上面写着帮助村民在种植基地务工;协调解决村民的蔬菜销售问题事无大小,皆是民生。
如今的观坝社区,以万亩大坝为牵引的产业发展蓝图渐次铺开,大棚里辣椒、茄子、西红柿等“太空果蔬”挂满枝头。接过余永流的接力棒,驻村干部刘家松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让传统与时尚相结合,杨文丽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去年11月,在上海参加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杨文丽被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所吸引,也给了她很多启发。
“卖得火的是冰箱贴、书签这些,我们回来就赶紧做类似的产品,上面就有手工蜡染和刺绣。你要去看别人好的点是哪一些,多去借鉴,才能开阔我的眼界。”杨文丽说。
随着规模的扩大,杨文丽带动的绣娘从最初的6个人增加到了63人,去年的销售额达到240多万,产品远销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去年11月中旬,徐向阳与5名小伙伴组成的贵州榕江“逐梦计划”青少年足球队来到“足球王国”巴西,开启了为期3天的足球交流之旅。
徐向阳不仅观看了巴西女足甲级联赛决赛第一回合比赛,还作为弗拉门戈队的牵手球童亮相赛场。此外,他们还与巴西小球员踢了一场友谊赛。一路的所见所闻让徐向阳兴奋不已。
“他们那里踢球氛围感很好,那里的小孩都比较喜欢踢球,传球脚下也很快,体能都很好。”
作为随队老师,榕江县古州镇第二小学校长杨贤泽,一边用手机记录孩子们的旅程,一边也在观察他们的变化。除了巴西,一年多来,西班牙、英国、法国、瑞典等地都留下了榕江足球小将的足迹。
“村超火爆出圈以后,孩子们有机会走出国门,在以前我们是不敢想的,不单是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更加激发了他们对足球的热爱。”杨贤泽说。
去过巴西,到过法国,还和足坛名宿卡卡踢过球,这些丰富的经历,让10岁的徐向阳更加坚定追逐足球的梦想。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播州融媒、汇川融媒、贵州伟大转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受访者